横琴中医药科技 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用户投稿 7 0

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中新社珠海6月15日电 (记者 蔡敏婕)中医药横琴大模型、中药新药智能自动化融合创新平台15日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启动,以科技力量推动横琴实验室研究转化。

横琴中医药科技 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6月1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广东省中医院供图

据介绍,中医药横琴大模型汇集海量中医药数据,包含100亿字符的中医知识文本以及中医院的数字化病例,依托高可信中医诊疗知识库,辅助医生精准诊疗,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中药新药智能自动化融合创新平台通过工程化开发,基于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实现中药成分获取、结构表征、生物活性测定等全实验流程一站式解决方案。

横琴中医药科技 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当天,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首届横琴中医药科技创新大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中医药横琴大模型、中药新药智能自动化融合创新平台在该会议上启动。

据介绍,2023年12月28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揭牌成立的横琴实验室,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牵头,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为主要参建单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主任刘良表示,横琴实验室注重以人工智能、多元生命组学、多元质谱分析为核心新质生产力技术的整合应用与创新,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发生器、中医药高端产品开发的赋能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器,促进中医药科技与产业向高端迈进,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符永革表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横琴实验室打造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基地、促进高水平国际合作的重要纽带、推动先进成果转化的关键平台、推动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完)

重大科研突破!中风经典名药亮相横琴中医药博览会备受瞩目

“培植牛黄是在牛体内长出来的吗?也属天然牛黄?“

“现在培植牛黄产量有多少?定价是多少?”

“这个安宫牛黄丸用的就是培植牛黄吗?胆红素含量有多少?”

……

9月7日-9日,为期三天的2024健康中国(横琴)国际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博览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博览会上,我国最新重大科研突破成果——“培植牛黄”及运用此成果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备受瞩目。

活动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出席了第十届中医药科学发展与科学大会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陈士林,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黎锦城等知名专家,先后来到博览会现场巡展。在金活医药集团展位前,他们直击问题核心,细心而精准地询问了 “培植牛黄”和安宫牛黄丸的相关技术和生产情况。

横琴中医药科技 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博览会期间,第十届中医药科学发展与科学大会论坛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出席并致辞。

横琴中医药科技 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陈士林(右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昱(右三)参观、了解培植牛黄科研攻关突破和实现量产等情况。

01/创新

重大科技成果30年后再攻关

培植牛黄为何引发高度关注?

在横琴博览会上,金活医药集团(01110.HK)与尚药局(宁夏)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展出的培植牛黄,为何如此引人瞩目?这与培植牛黄采用的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息息相关。

这项技术,因其意义重大,已被国家列为长期绝密保护。

牛黄是牛的干燥胆结石,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等功效,是极为珍稀名贵的中药材,历来有“千金易得,牛黄难求”“世之神物,诸药莫及”等说法。

据专家介绍,一般10年以上的老牛,才可能有牛黄。而牛得胆结石的几率不到千分之一,因此,100万头牛才有可能得到3-4 公斤牛黄。时至今日,耕牛极其少有,肉牛一般20个月就宰杀,基本没多少牛黄产生。加之疯牛病、口蹄疫等生物安全性原因,国家禁止牛黄进口,“千金易得,牛黄难求”的局面更加明显。今年以来,天然牛黄的市场价格高达140万-180万元/千克,较去年同期增长70%-100%。

为应对牛黄稀缺的问题,早在上世纪70年代,原国家卫生部药政局组织全国畜牧、药学等专家攻关,提出了“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三种解决思路。

这三种技术生产出来的牛黄,只有“培植牛黄”为体内牛黄,品质被认定属于天然牛黄范畴。 因为它是通过现代生物仿生科技,在活牛胆囊内培植致病因子,从而促进其自然产生结石,并在活牛胆囊内自然生长形成,所以这项技术自1990年诞生起便被寄予厚望,次年便被国家列为长期绝密保护。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相关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成本居高不下,培植牛黄30多年来一直未能实现量产和产业转化。

随着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实力提升,2016年,培植牛黄科技再攻关工作全面启动,研究课题共计十一个大项,三十二个小项,其中涉及国家长期绝密保护部分共七个大项、二十个小项,均采用分段式、背对背保密研究方式进行。2019年,培植牛黄科技再攻关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牛黄培植成功率达到100%,每头牛黄牛的产黄量也实现较大提升,且对活牛生长没有不良影响。培植牛黄技术重大突破后,其成本已达到相对合理水平。

2023年底,“培植牛黄”科技再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并实现阶段性量产的消息甫一传出,就引发中医药行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横琴中医药科技 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副书记、省政府横琴办主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聂新平(左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苏崑(右三)前来关心大湾区医药企业采用培植牛黄参与制作安宫牛黄丸的情况。

横琴中医药科技 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委会主任、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常巨平(左一)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符永革(左二)在展会现场了解用培植牛黄生产的安宫牛黄丸。

今年4月11日,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生产出来的“培植牛黄”亮相第三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专门到现场考察。他强调,牛黄在急救、高热不退以及降压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培植牛黄对解决牛黄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次横琴博览会现场,国家药监部门的一位领导听完介绍后亦点赞说:“现在我们国家很多要用到牛黄的药品,受牛黄药材短缺的影响,生产上受到很大限制,你们这个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牛黄稀缺性的难题。”

横琴中医药科技 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农工党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黎锦城(右二),广东省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陈维东(右一),了解培植牛黄运用的情况。

02/品质

培植牛黄好不好靠数据说话

胆红素含量稳定在38%-45%之间

在横琴博览会现场,不少中医药专家均问到了一个问题:培植牛黄的胆红素含量有多高?原来,胆红素是检测牛黄品质高低的关键指标,也是影响安宫牛黄丸药效至为关键的因素

据悉,普通牛黄由于来源不明,产生结石的致病因素不确定,导致品质差异很大。为实现培植牛黄量产,并确保每一颗培植牛黄都是精品体内天然牛黄,2019年,培植牛黄GMP生产基地和牛黄牛养育基地在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开始建设。基地不仅采用“西蒙塔尔牛”“安格斯牛”等优质牛种来培植牛黄,而且还对每头牛黄牛都使用耳标和微芯片等方式进行管理,实时监测它们的行为、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等,可以实现追溯培植牛黄全过程相关信息。

如此精细化管理之下,培植牛黄的品质相较普通牛产出的牛黄更为稳定也更为优质,胆红素的含量可佐证。据国家药典规定,药用牛黄的胆红素含量不得低于25%,当胆红素含量≥35%时就鉴定为优质牛黄 。通常牛黄胆红素含量在18%—50%之间,而培植牛黄促进牛产生结石的致病因素清晰,安全可靠,其胆红素含量稳定在38%—45%之间,培植牛黄品质属于精品体内天然牛黄。

横琴中医药科技 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金活医药集团展位上展出的培植牛黄。相较普通牛产出的牛黄,培植牛黄胆红素含量高且稳定,属于精品体内天然牛黄。

03/应用

培植牛黄品质价值迅速被发现

深圳金活联手兰州佛慈有何来头?

三十年的科研攻关,几代人的精心培育,优质牛黄稀缺的千年难题终于得到破解,众多使用牛黄的名贵中成药原料供不应求的现状有望随之得到缓解。

今年4月,张伯礼院士在考察“培植牛黄”时就指出,应该加快培植牛黄的产业转化,提升产量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坚实的循证证据、过硬的品质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没想到仅4个月过去,这项重大科技成果、国家绝密级保护品种——培植牛黄就被金活医药集团迅速采用,并携手上市企业佛慈制药(002644.SZ),共同生产出中风经典良药——安宫牛黄丸。

横琴中医药科技 中医药横琴大模型启动

采用培植牛黄生产的佛慈金活安宫牛黄丸,每丸胆红素含量高达50毫克以上,且入口清香、回甘绵长。

金活医药集团 (01110.HK)三十年来致力于搭建完善的医药大健康产业上下游供应链,不断为全球顾客提供安全、有效的医药健康产品与服务,经销代理了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喇叭牌正露丸、金活依马打正红花油、凤宝牌健妇胶囊等名牌健康产品,为深圳老字号、深圳500强企业、中国药品及保健品进口百强企业。

佛慈制药 是一家具有近百年制药历史的 “中华老字号”企业。佛慈制药的名字,自带“慈悲为怀”之禅意。其首创中药浓缩丸剂型,开启了中国中药工业生产之先河。

如今,兰州佛慈制药联手发轫深圳、志在润泽天下的金活医药,将传统中药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化重大科学成果于传统经方之中,正是其守正创新、改良国药的精神的一脉相承。

据悉,采用培植牛黄生产的佛慈金活安宫牛黄丸,每丸胆红素含量高达50毫克以上,且入口清香、回甘绵长。在这次横琴博览会上,佛慈金活安宫牛黄丸获得了高度肯定,也获得了“科技创新奖”之殊荣。

其实,金活与佛慈并非首度合作。早在2021年3月18日,金活医药集团就与兰州佛慈制药签署经营合资公司“香港佛慈药厂有限公司”的协议,共同推动陇药的传承和发展以更好地“走出去”。而这次联手生产佛慈金活安宫牛黄丸,可谓是同道中人双向奔赴的结晶。

文/图:黄海珊 马强

相关问答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在珠海市区买房会买在哪里呢?-幸福里问答

我如果有足够的钱,会去香港市中心,广州珠江新城,深圳的深圳湾,上海黄浦江边,北京一环内整几栋,断然不会去珠海这么个地级市买房子。珠海城市小,城市...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